浅川雅嗣(Masatsugu Asakawa)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
“中国成为本地区增长前景的主要亮点”
肖连兵:尊敬的浅川雅嗣行长,世界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节点,亚洲的地缘政治令人关注,亚洲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亚洲人的关切,也是国际社会的关切,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复苏离不开亚洲经济的发展。自您出任行长以来,亚洲开发银行为助推亚洲地区发展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果如何?
浅川雅嗣:亚洲开发银行在坚持消除域内极端贫困的同时,致力于实现繁荣、包容、有适应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地区发展。自我上任以来,全行上下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即便在面临空前挑战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长足进步。2020年我上任伊始,就遇到新冠疫情重创亚太地区。在疫情暴发之初,通过提供赠款援助,我们助力缓解了应急物资供应紧张局面,还批准了200亿美元新冠疫情一揽子应对资金,其中一半以上用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备选方案”下的快速支付预算支持。此外,我们还推出了规模为90亿美元的“亚太疫苗获取机制”,帮助发展中成员尽快也尽可能公平地采购和获取安全有效的疫苗。
尽管面临疫情这一重大挑战,但我坚信应对疫情影响与支持长期发展并不相斥。因此,我们始终绷紧因应气候变化等更长期发展挑战这根弦。在本人领导下,亚行坚持以《2030战略》为指引,努力满足本地区不断变化的需求。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相关的发展筹资议程等重大全球性承诺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亚太地区。稍后我会详细介绍亚行的气候变化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亚行已将2019—2030年自有资源出资的发展中成员气候融资累计额目标调升至1000亿美元。
自2017年起,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致使2005年以来取得的大部分工作成果付之东流。截至2021年,亚太地区有逾4.25亿人营养不良;全球粮食危机之下,妇女、女童的营养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2019年至2021年,与粮食不安全有关的性别鸿沟扩大了一倍以上。为了消除女性、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饥饿现象,同时制定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期解决方案,亚洲开发银行宣布了2022—2025年高达14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涉及预算、项目和私营部门融资等,以此助力实现粮食安全。到2022年底,亚行在该一揽子计划下的承诺额已经达到37亿美元;2023年,安排承诺额为35亿美元。总体上,我们为自身知难克难而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深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与各成员和合作伙伴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共同因应本地区不断变化的发展挑战,构建人人共享的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续的未来。
肖连兵: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看,亚洲经济的发展态势被看好。您如何看待近年来亚洲经济的发展?
浅川雅嗣:近年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展现出强大韧性,在历经疫情冲击后成功扭转回落态势,实现强势反弹。尽管仍面临着全球财政状况收紧、战争影响和国家间冲突等一系列挑战,但是亚洲发展势头依然不减。据亚洲开发银行近期发布的《亚洲发展展望》预测,不断放松疫情防控措施有助于提振消费、旅游和投资,所以今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有望加快增长步伐,特别是中国成为本地区增长前景的主要亮点。
战争或冲突延宕升级都可能引起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通胀水平再度快速走高,继而诱发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全球财政状况愈发紧缩,叠加过去十年和疫情期间债务累积,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增加,近期欧美银行业陷入动荡即是明证。尽管受到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等全球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得益于本地区多个经济体消费和投资回升向好,预计亚太地区经济体今明两年增速将达到4.8%,高于2022年的4.2%。
“亚洲乃至全世界都需要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
肖连兵: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亚洲是亲历者、参与者,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分工离不开亚洲。您对经济全球化有何见解?我们还需要经济全球化吗?
浅川雅嗣:亚洲乃至全世界都需要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经济不稳定以及收入、教育和医疗卫生不平等状况不断加剧等。这些挑战越来越复杂,相互交织的程度日趋加深,其影响并不局限于一国一域,而是波及全人类,所以唯有深化全球合作方能应对。另外,国际贸易政策、标准和规章制度需要吸收新理念新原则,使我们达成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新共识。应当扩大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
对于亚太地区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帮助数以亿计的人摆脱了贫困;促进了贸易和投资开放,这是工业化快马加鞭和就业岗位突飞猛涨的关键动能。不过,经济全球化需要更加包容。比如,在经济强劲增长时期,国家有能力也应当投资公共产品,改进医疗卫生和提高教育质量等,为建设包容性社会夯基筑底。此外,经济全球化还需增强韧性,而不是让全球割裂为几个贸易阵营。
肖连兵: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亚洲的区域合作。人们注意到这些年区域合作成为亚洲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感到亚洲发展充满生机。对于区域合作在亚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您持何看法?亚洲开发银行为推动区域合作做了哪些工作?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浅川雅嗣:亚洲开发银行始终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核心任务。地缘政治挑战不断,要求我们重申承诺,坚决促进贸易和投资、维护供应链韧性和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等。合力应对不平等、金融不稳定和环境恶化等共同挑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亚行主要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性合作计划提供支持。近几十年来,这些计划帮助相关成员推动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便利了贸易往来,推广了区域性公共产品。亚行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协作,支助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活动,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两大次区域计划。截至2022年12月,与支持区域经济合作活动有关的亚行对华贷款累计突破59亿美元,共涉及35个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网和基础设施领域。
除此之外,亚行正与中国共同挖掘新的创新融资模式,以期通过创新型绿色和蓝色融资、绿色复苏、可持续旅游、区域健康、卫生安全等手段进一步支持中国参与区域合作。以我们目前正在商讨的“区域迁飞区倡议”为例,推出这个绿色新倡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湿地。在支持迁徙水鸟保护的同时,此倡议还在很大程度上惠益建设气候适应能力、谋求绿色发展和改善生计状况等工作。
“亚洲开发银行多策并举,支持中国实现气候目标”
肖连兵: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关切。中国确立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付诸行动,如实施绿色投融资政策等。亚洲开发银行有哪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浅川雅嗣: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极其关键的问题。气候变化可产生诸多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强风暴潮和强气旋、降水类型变幻莫测、干旱、高温热浪及其他形式的气温大幅波动等。此外,亚太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攻坚战成败的关键在于亚太地区。故此,我们下了更大力气把自身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气候银行,将气候融资目标提升至1000亿美元。亚行计划进一步扩充气候融资资金,推动区域性和全球性公共产品,支持政府能力建设,并促进发展中成员相互分享知识。
在中国,亚行主要围绕促进高质量绿色增长开展工作,重点放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上。2022年新承诺的主权贷款项目总额有15.8亿美元之多,其中气候因素无一例外地占到很大比重。目前,亚行正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业务、知识解决方案和增强机构建设等举措,支持中国实现气候目标。具体领域包括:农业和农村发展向低碳转型,加强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在全国几大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亚行还支持中国建设可持续的宜居城市,重点打造循环或“无废”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建筑能效,尤其是加强地方政府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方面的制度安排。
肖连兵:站在人类面临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作为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您的既定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浅川雅嗣:要求采取行动的呼声是明确的,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多边开发银行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在应对21世纪及更遥远的未来挑战时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始终抓好消除贫困、推进性别平等及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动摇。我们还必须加大气候投融资。除提升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外,亚行正牵头制定创新型气候融资解决方案,帮助本地区对冲气候变化的影响。亚行正与本地区及国际上重要的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如共同研究并试行能源转型机制。该机制利用公共和私营部门不同来源的优惠资金和商业资金,旨在加快淘汰燃煤电厂及其他碳密集型发电厂或者把这些电厂另作他用,同时释放出资金流向清洁能源、电网和储能等领域。能源转型机制有望发展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减排计划之一。
另外,亚行一直致力于推出多样化、创新型气候融资倡议,其中就包括亚太创新气候变化融资机制。该机制汇聚不同捐资方和慈善机构等新合作伙伴的担保及赠款资源,撬动气候融资资金流向发展中成员。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一极富革新精神的倡议,因为其大有潜力可挖,将加快调动数十亿美元气候变化投融资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各国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亚行于今年5月初举行的理事会年会推出了这一机制。而且,亚行计划增加贷款资金源,加强调动私营资本,支持面临各类挑战的发展中成员攻坚克难。目前,亚行正在审查其资本充足率框架,以做好优化资产负债表的准备,并希望借此提高贷款能力。另外,我们正在向新的运作模式转型,通过增加气候变化项目融资、加强调动私营部门融资和增加全行提供有效应对本地区复杂发展挑战的解决方案等手段,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和为发展中成员提供支持。新运作模式的实施体现出亚行坚持与时俱进和追求卓有成效,始终致力于满足本地区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
“合作经验和模式可推广复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肖连兵:如您所知,中国是亚洲开发银行大家庭中的一员,您对于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中国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角色有何看法?
浅川雅嗣: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始于近40年前,其间经历了巨大变化。40年来,中国已从一个低收入经济体、资本和技术净输入国变成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国,在金融、技术和知识合作等方面领先于世界。中国的转型史无前例,影响了我们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方面面。中国目前正与亚行密切合作,携手提供金融、政策和知识解决方案,应对本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亚洲发展基金是亚行支持亚太地区最贫困和最脆弱国家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一直积极向该基金捐资。中国还设立了中国减贫与区域合作基金。该基金由亚行管理,旨在支持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减少贫困、开展区域合作和分享知识。截至2022年底,中方对该基金的捐款总额达到9000万美元。亚行在华业务以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别合作伙伴战略(2021—2025年)》为指南,优先发展领域包括: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建设绿色宜居城市,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投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这些同样也是亚太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亚行业务和变革之后的亚行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正在创新解决方案并推进方案的落地,力求解决复杂的发展挑战,从中得出的经验和模式可推广复制到亚行其他发展中成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肖连兵:随着亚洲面临的发展挑战日趋复杂,亚洲开发银行不仅重视提供资金援助,而且越来越强调以分享经验为目标的知识交流。依您之见,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需开展哪些知识交流?知识交流对亚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何在?
浅川雅嗣:知识交流至关重要,有利于相互分享和采用国际最佳做法,传播新技术与新理念,学习借鉴全球和本地区发展项目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就此而言,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设计和实施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可在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复制的高质量、创新型项目。为此,亚行专门推出了一项举措,即亚行-中国区域知识共享中心(RKSI),希望借此与其他发展中成员分享中国从此类项目中得出的发展经验。RKSI作为南南发展共享平台,与地方和区域合作伙伴举办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研讨会、培训班和区域性会议等。RKSI还在其官网上展示亚行在华工作情况,供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借鉴。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4日 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标签:
要文